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

認識生命之愛

生命之愛的源起-王培珠董事長

    20年了,多麼辛苦又多麼值得感動的歲月,成立之初真的沒有想過,生命之愛文教基金會就這樣走過了20年。

    生命之愛這個名稱是源自於我在苗栗生命線的服務經驗,我原是單純的家庭主婦,偶然的機緣下得到平鳳梧校長的肯定,邀請我至苗栗生命線擔任義務職的主任,後來又擔任了兩屆的理事長,九年的時光裡,接觸了很多志工與個案,讓我對社會福利有更多的體會,也深刻了解要經營一個社福機構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。卸任生命線理事長後,我希望有個更穩定的組織,能夠讓我繼續付出愛與熱忱,於是我找了幾個一同在社福界打拚的好朋友,一同成立了生命之愛文教基金會。

    當初在命名時,我想破了腦袋,如何把我在生命線的理想、經驗與新單位有些連結,以及把世界上最偉大的、永無止盡的母愛,讓大家能夠感受到,於是我將基金會命名為生命之愛。

    成立基金會的時候,必須要有一筆基金才能成立,我並不是很有錢的人,雖然可以靠親戚的力量自己出資成立基金會,但我希望生命之愛能夠成為一個公開透明的基金會,避免日後成為家族的私產,所以我堅持與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共同成立生命之愛,互相扶持也互相監督。

    我花了半年的時間募集了兩百多萬,但成立社會福利基金會在20年前需要三百萬的基金,幸好長官告訴我們可以考慮成立只需要二百萬的文教基金會。20年來,我們發現文教基金會除了能夠在文化教育著墨外,一樣能夠努力耕耘我所關注的社福領域,現在看來,也許是菩薩的旨意,讓我做了完美的選擇。

    從無到有是很困難的事情,基金會成立之初相當的缺乏資源,還好有周美齡董事的大力相助,將自己的房子借給基金會當作登記與服務地址。但基金會不只要一個能夠放辦公桌接電話的地方,更需要適合服務的場地,以及足夠營運的經費。

    那時偶然經過了新生地的苗栗縣婦幼福利服務中心,很好奇這麼大的一棟建築物,為什麼深鎖大門,沒有提供任何的服務?後來才了解原來因為政府預算的考量,而讓婦幼館閒置了一段時間,我覺得太可惜了,這麼棒的一個地方,如果能夠讓願意投入社會服務的人經營該有多好。當時我在東海大學就讀公共行政專班,老師建議我可以用公辦民營的方式與政府合作,這樣不僅政府能夠落實福利服務,民間組織也能夠有場地發展服務。傅學鵬縣長聽了我的說明,覺得這是一件很棒的事,所以透過一連串的正式招標程序,生命之愛與苗栗縣政府有了合作關係直到如今。這一路上經歷了傅學鵬縣長、劉政鴻縣長、到現任的徐耀昌縣長,非常感謝每一任首長與縣府長官們的協助與指導,讓生命之愛一步一步的實現愛心服務的夢,也協助苗栗縣的社會福利推動。

    從一開始的篳路藍縷,進駐婦幼館時,加上我只有兩位工作人員,我不僅要負責社工業務,還得擔起全館的清潔工作,每天要擦一千多坪的地板、刷二三十間的廁所,當時年輕也不覺得苦,但現在回想,實在滿是辛酸,20年的歲月,如此漫長卻又如梭。

    這麼大的一棟建築物,開門七件事樣樣需要錢,當初在與政府合作的時候毫無經驗,沒有認真鑽研契約,只憑著一股傻勁與熱情。後來才發現政府只提供場地給我們使用,並沒有經費補助,到了暑假,婦幼館的空調一期就要十多萬的電費,讓我傷透了腦筋。撐了三年,當時社會福利科的宋泳儀科長,看到了生命之愛在婦幼館做了好多事情,讓大家都不熟悉的婦幼館有了能見度,宋科長深受感動,開始協助我們申請經費,才讓生命之愛在婦幼館的窘境改善了許多。

    全盛時期生命之愛有將近250位專兼任員工,十八項的服務項目,看起來好像很風光,但壓力之大是外人很難體會的,曾經有好多次面臨了因為周轉問幾乎發不出薪水的困境,還好有菩薩保佑與大家的體諒,關關難過關關過,讓生命之愛一直堅持到了今天。

    回首20年來的心路歷程,讓我對於社會福利的信念更加堅定,相信有菩薩的帶領,追隨菩薩的腳步,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一定都可以克服。我想就算是一個資源充足的機構,要走過20年都不是那麼容易,社會服務從來都不是只要錢與資源就夠,更要有充足的信念與熱忱,加上持續進步的專業能力。這20年來很感謝苗栗縣政府以及眾多的好朋友與合作單位,一路以來支持生命之愛所做的服務,包含生命之愛的十三位董事,以及生命之愛從以前到現在每一位辛勞的同仁,都是我的愛心道路上最重要的夥伴。

    雖然生命之愛成立以來都由我擔任董事長,但未來有一天我將會追隨著菩薩的腳步而去,希望生命之愛的所有同仁,都能夠繼續堅持把生命之愛的理念代代的傳承下去,一棒接一棒的繼續在愛的道路上努力奔跑,也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生命之愛,讓我們能夠有機會為苗栗付出專業與愛,讓苗栗變成最幸福的山城。

回到上方